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白发伊人憔悴2021-08-10  94

导读:一、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二、糖尿病需警惕几大症状三、如何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什么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的人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者,肥胖者特别是肚子胖较突…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二、糖尿病需警惕几大症状
三、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什么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的人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者,肥胖者特别是肚子胖较突出者,血糖曾经高过或者尿糖曾经阳性者,曾经有过糖尿病症状,生过8斤以上的巨大婴儿的妇女;有人主张把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者也列入高危人群的行列。高危人群是糖尿病人的后备军,如不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他们得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大的多。

2、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2.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2.3、吸烟者容易患糖尿病

吸烟可以使多个器官受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而糖尿病病人吸烟对已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来说,那是雪上加霜,有害无益。

2.4、中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而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热量较多,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

3、怎样确诊为糖尿病

3.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3.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需警惕几大症状

经常感冒。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对免疫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肥胖者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而且恢复得比别人慢,很可能提示内分泌代谢系统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每天打鼾。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标志性症状。从整体上看,成年人的患病率约为4%。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达到23%以上。而在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有打鼾习惯的胖人绝对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餐前低血糖。不吃早饭时,没到11点就饿,吃了早饭饿得更厉害。肥胖者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不听使唤”了。最好去做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长试验,检测胰岛素水平。

手指麻木。周围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如果你时不时觉得手指尖、脚趾头刺痛、麻木,很可能是高血糖的“杰作”。

突然更胖。有研究证实,对肥胖者而言,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

如何预防糖尿病

1、经常运动可预防糖尿病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控制血压可预防糖尿病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3、控制体重可预防糖尿病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4、控制盐量可预防糖尿病

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5、饮食疗法可预防糖尿病

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人是1型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angsheng800.com/read-453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