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大豆何去何从(3)

花素了年华2021-08-09  90

导读:毫无疑问,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 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几乎是‘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食用油企业加入其中,国内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

  毫无疑问,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 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几乎是‘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食用油企业加入其中,国内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谷神集团大豆蛋白粉的加工能力2010年是20万吨,去年年底二期工程竣工后,2011年加工能力将达到60万吨。”李登龙介绍说,“我们的产品95%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印尼和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9年企业的总收入就达12.9亿元,利润1.2亿元。”

  “除谷神集团外,德州禹王集团拥有4个加工厂,分布在山东、黑龙江两个省,年处理大豆能力40万吨,生产豆粕24万吨。禹王集团在黑龙江建有非转基因大豆基地9万亩、10万吨仓库一个,年生产大豆蛋白7万吨,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登高介绍说,“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转向大豆食品加工生产。河北汇福粮油计划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还自主研发了大豆卵磷脂、减肥食用豆油等新产品。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还仅有吉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肉食加工、奶粉加工改为以大豆蛋白做配料,市场对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需求急剧增加,国内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另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2007年,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目前销售额上10亿元的已经出现两家。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angsheng800.com/read-41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