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波动范围


导读:一、空腹血糖波动范围二、怎么理解血糖波动大三、影响血糖波动的5个因素四、如何防止血糖波动空腹血糖波动范围1、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

文章目录

一、空腹血糖波动范围
二、怎么理解血糖波动大
三、影响血糖波动的5个因素
四、如何防止血糖波动

空腹血糖波动范围

1、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2、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7.0 mmol或者是 126 毫克这个标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没到糖尿病。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损)。

空腹血糖波动范围

怎么理解血糖波动大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峰值和谷值之间震荡的非稳定状态,既包括1天之内患者血糖变化状况,同时又包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日与日间,周与周间或者月与月间)比较显着的血糖变化。

1天之内的血糖波动既包括餐前餐后的血糖变化,又包括由用餐之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波动。其中餐后血糖的变化更为显着地增加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糖水平在餐前、餐后或者非同日的同一时间也并不是恒定的,但由于机体存在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系统,从而保证了血糖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血糖改变的幅度不大并且相对平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导致血糖总体水平增高且波动幅度增大。

空腹血糖波动范围

影响血糖波动的5个因素

生活作息

饮食、身体活动、睡眠的时间与状况不同,血糖就会随之改变。即使生活作息相对固定的人,也会因饮食内容、运动程度、入睡状况有所差异,而造成血糖大的波动。

药物作用

即使在相同药物剂量下,每次人体吸收的速度也不会都完全一样,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更为明显。不同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血糖吸收速度也不一样。

生理状况

女性生理期前后因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进而影响血糖,但并非每个人、每次周期的影响都很明显或完全相同。

心理状况

情绪波动、焦虑状态会使血糖升高,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血糖控制更加恶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乐观一点,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莫要对疾病过于悲观,这样反得是雪上加霜。

生病状态

生病时,往往因为体内胰岛素反向调节体内荷尔蒙增加,减弱胰岛素的作用,造成血糖上升;但也有可能因为胃口变差与消化吸收不良,血糖进而降低。

如何防止血糖波动

为了减少血糖的波动性,除了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外,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及给药方式也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说如何平稳控制血糖:

1、控制空腹血糖波动

以往通常采取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NPH)作为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手段,缺点是容易导致夜间低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波动性增加。而新近上市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来得时),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NPH的上述缺点,能够更好地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没有明显的血药浓度高峰,不仅能使空腹血糖得到平稳控制,而且低血糖的风险大大减少。

2、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应尽可能选择那些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持续时间短、能模拟生理性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按照这个要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诺和龙、唐力)以及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优泌乐)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以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引起低血糖,更是一种理想的备选药物。

3、改进胰岛素输注方式

一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传统给药方式,不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胰岛素作用与血糖浓度同步性差,导致血糖忽高忽低,波动性较大。而胰岛素泵可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在血糖得以良好控制的同时,显着降低血糖的波动。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angsheng800.com/read-293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
症状
糖尿病症状栏目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症状表现,以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中期症状,糖尿病晚期症状的鉴别方法等知识,供大家查阅,以便及时治疗,更多糖尿病症状和鉴别知识请关注时尚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