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_分娩时吃什么减轻疼痛

打的赶紧滚2021-08-09  91

导读:时尚养生网导读: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很多人看到孕妇分娩的时候都会知道分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不免让很多人畏怯。那么,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女性在怀孕末期,体内雌激素水…

时尚养生网导读: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很多人看到孕妇分娩的时候都会知道分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不免让很多人畏怯。那么,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

女性怀孕末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孕激素相对减少。雌激素可提高子宫肌肉对催产素及其他刺激子宫收缩物质的敏感性,加上宫内局部压力的增加,促使子宫产生强有力的宫缩。

其次是恐惧心理和疼痛敏感因素所造成。产妇的恐惧心理也是因为对分娩过程缺乏了解,只是道听途说,便认为分娩非常疼痛,甚至痛苦不堪,因而对分 娩异常恐惧。还有些产妇平时就对疼痛很敏感,又轻信一些经产妇添枝加叶的形容,便想象着分娩时如何疼痛,这样势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这样的心态肯定会加剧分娩时的疼痛。

其实,分娩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孕妇在临盆时,体内支配子宫的神经感觉纤维数目已很少了,一般不会产生强烈的痛觉。客观地说,分娩是有痛觉的,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会牵扯子宫邻近的某些组织器官,产生局部痛感。体力劳动者平时活动量大,分娩时比较顺利,痛感也相应减轻。脑力劳动者或平时活动少的孕 妇,常常因极度紧张和恐惧而加剧疼痛。

所以说,疼痛是分娩时的一种自然表现,不管吃什么都不能减轻疼痛。

分娩时吃什么减轻疼痛

饮食技巧一

营养摄入不要过多都说怀孕期间营养要补充够,营养不良可是会影响胎宝的正常发育,不过到了孕晚期,饮食就要相对克制了,因为饮食过量,肚子里的宝宝可是会长得太大了。你也许会问,长得大不好吗?让小编来给你解释看看你就懂了。

从第8个月开始,胎宝宝的身体长得特别快,胎宝宝的体重通常主要是在这个时期增加的。主要特点为大脑、骨骼、血管、肌肉都在此时完全形成,各个脏器官发育成熟,皮肤逐渐坚韧,皮下脂肪增多。若孕妇营养摄入不合理,或者是摄入过多,就会使胎儿长得太大,出生时造成难产。所以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此期孕妇饮食

这段时间的饮食应该以量少、丰富、多样为主,一般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进餐,要适当控制进食的数量,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饮食的调味宜清淡些,少吃过咸的食物,每天饮食中的盐量应控制在7克以下,不宜大量饮水。同时,孕妇应选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避免吃体积大、营养价值低的食物,如土豆、红薯,以减轻胃部的涨满感。特别应摄入足量的钙,孕妇在吃含钙丰富食物的同时,应注意维生素的摄入。

孕妇要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多吃植物性油。注意均衡营养,平常的饮食生活要节制食盐的摄取,热量高的食物、甜食、米、面包等主食不要吃太多,要多吃含有优质蛋白质的蛋、牛奶、肉类以及大豆制品等,同时也要考虑食用含有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

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_分娩时吃什么减轻疼痛

饮食技巧二

饮食要以补充能量为重点分娩是非常耗体力的活,如果饮食安排得当,不仅能补充身体需要,还能增进产力,促进产程发展,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多数产妇在临近分娩心情比较紧张,胃口不好,所以应进食便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分娩需要大量的体能,分娩前应吃一些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平时不建议食用的碳水化合物能为产妇迅速提供能量,如巧克力、果汁、糖水等,临产前可以食用。

分娩前不宜吃油腻、蛋白质过多、需花太久时间消化的食物。分娩过程中消耗水分较多,所以临产前可以吃含水分较多的半流质软食,如面条、大米粥、鸡蛋羹等。

产妇如果宫缩很严重,太过疼痛不能进食,可以通过输入葡萄糖、维生素来补充能量。从中医角度来看,临产前在饮食调节上应采取利窍滑胎的方法,这对于促进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痛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冬葵叶、苋菜、马齿苋、牛乳、蜂蜜等。

饮食技巧三

分阶段饮食各有重点其实分娩之前也是有分时间段的,自然分娩一共分为三个产程。顺产第一阶段:子宫颈扩张、顺产第二阶段:胎儿娩出、顺产第三阶段:胎盘娩出。而每个时间段所需的营养其实也有不同,待产妈妈们不妨可以根据下面几个时间段来调节吧。

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较长,宫缩引起的阵痛让孕妇不能好好休息,影响孕妇的正常进食。接下来的分娩中要消耗大量体能,所以产妇必须补充能量,这个时期应选择包子,稀饭、清蛋糕这种柔软、易消化的食物。每次不必吃太多,要少食多餐。

第二产程子宫收缩频繁,强烈的子宫收缩会压迫胃部,引起呕吐。加上疼痛加剧、消耗增加,更需要补充一些能迅速被消化吸收的高能量食物。此阶段的产妇应尽量在宫缩间歇摄入一些果汁、藕粉、红糖水等流质食物。巧克力这种高能量的食物也能快速补充体力,帮助胎儿的娩出。

第三产程时间较短,一般不勉强准妈妈进食。如果产程延期,可以补充糖水、果汁等以免脱水或体力不支。

所以,分娩之前的饮食怀孕期间的饮食还是大有不同的,而且针对强也比较强,待产妈妈们可以参考看看哦。

饮食技巧四

产前饮食原则记在心

原则一:数产妇在临近分娩心情比较紧张,胃口不好,所以应进食便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原则二:分娩需要大量的体能,分娩前应吃一些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平时不建议食用的碳水化合物能为产妇迅速提供能量,如巧克力、果汁、糖水等,临产前可以食用。

原则三:不宜吃油腻、蛋白质过多、需花太久时间消化的食物。

原则四:分娩过程中消耗水分较多,所以临产前可以吃含水分较多的半流质软食,如面条、大米粥、鸡蛋羹等。

原则五:产妇如果宫缩很严重,太过疼痛不能进食,可以通过输入葡萄糖、维生素来补充能量。

原则六:中医学认为,临产前在饮食调节上应采取利窍滑胎的方法,这对于促进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痛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冬葵叶、苋菜、马齿苋、牛乳、蜂蜜等。

分娩的疼痛究竟来自哪里

在第一产程中,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疼痛冲动系通过内脏传入纤维与交感神经一并在胸10-腰1节段传入脊髓。其性质属于“内脏痛”,定位很不明确。疼痛主要在下腹部、腰部、有时髋、骶部也会出现牵拉感。当宫颈扩张到7~8cm时,疼痛最为剧烈。减速期疼痛减弱。

在第二产程中,疼痛来自阴道和会阴部肌肉、筋膜、皮肤、皮下组织的伸展、扩张和牵拉的冲动,由会阴神经传入骶2~4脊柱节段,疼痛性质尖锐,定位明确,属于典型“躯体痛”。产妇会出现强烈的,不自主地“排便感”。

分娩镇痛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采取念咒挂符等方法;

1660年,韦克首次在分娩期间使用酒精以减轻分娩疼痛;

1857年,38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接受氯仿分娩镇痛生产,使其得到认可和推广;

1880年,克里克威兹将笑气用于分娩镇痛,因效果明显后来风靡一时,但因个体差异大,逐渐成为辅助手段;

1885年,前苏联学者首次在教科书中阐述分娩镇痛;

1901年,德国人第一次将腰麻用于分娩;

1906年,在奥地利,吗啡用于产科分娩镇痛;

1920年,低位硬膜外麻用于分娩;

1933年,英国的妇产科医生迪克•里德提倡“自然分娩法”或称“生理分娩法”,反对使用药物,他指出分娩痛是恐惧、紧张、疼痛综合症,是可以靠产妇自身控制的;

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开创“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主要内容包括:孕期教育、锻炼助产动作、在各种产程给予指导、精神鼓励和支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产妇的认可。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使用率已达到或超过50%。

我国的分娩镇痛的现状

对于无痛分娩的技术在中国遇到了很大分歧。有人认为,生产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麻醉本身有风险,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回归自然(中华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项小英)。有些人则以为, 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上排在第二位。据一项医学统计,对于分娩疼痛,约有6%的初产妇感觉轻微疼痛,50%感觉明显疼痛,44%感觉疼痛难忍,甚至“痛不欲生”。据卫生部门统计,中国超过98%的孕妇分娩有恐惧感,90%以上的孕妇是希望自然分娩的,但主动放弃自然分娩要求剖宫产的孕妇约60%~70%,因为惧怕疼痛。故有学者认为分娩镇痛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自然分娩,其实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是医疗护理理念进步的体现。

在我国,医护人员的一般做法是:会对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提供各式帮助(有痛/无痛分娩的阴道分娩、药物/非药物的无痛、剖宫产术后镇痛等),帮助产妇选择合适她的分娩方式,如:对于产痛不明显的予以自然分娩,不用过多医疗干预;对于稍有产痛者,可予非药物镇痛,协助自然分娩;痛甚者提供必要的药物镇痛,帮助她们减少痛苦。

分娩时吃什么缓解疼痛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内容想要了解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angsheng800.com/read-2639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
分娩
时尚养生网分娩知识专区,为您整理了分娩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分娩前兆,分娩注意事项,分娩方式,分娩阵痛,分娩并发症等分娩知识供您参考查阅,更多健康分娩知识请关注时尚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