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岁月打碎记忆2021-08-11  133

导读:一、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二、肾造影的西医治疗三、肾造影如何预防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1、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造影剂肾病这个名词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可能相当陌生,它是指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使用造影剂后2-3天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血肌酐水平上升…

文章目录

一、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二、肾造影的西医治疗
三、肾造影如何预防

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1、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造影剂肾病这个名词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可能相当陌生,它是指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使用造影剂后2-3天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血肌酐水平上升44umol/(0.5mg/dl),或者较基础值上升25%]。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多数患者没有少尿表现,一周后可自行好转,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这使得部分患者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无尿、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症状,甚至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需通过透析治疗

2、肾造影的发病原因

常用的造影剂均为高渗性,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以下是易造成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

2.1、原有肾功能不全。

2.2、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年龄超过50岁,有心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者危险性大。

2.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为明显危险因素。

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2.4、肾病综合征。

2.5、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

2.6、血容量减少或脱水: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脱水状态下,造影剂可引起肾内血管显著收缩。

2.7、多发性骨髓瘤: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可引起急性肾衰,曾一度认为多发性骨髓瘤者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为反指征。但在一组回顾性多发性骨髓瘤接受造影剂后的观察中发现CAN发生率仅为0.6%~1.25%。因此临床若需要,仔细监测,补充容量后仍可进行。

2.8、同时应用其他的肾毒性药物。

2.9、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

2.10、造影剂的剂量:剂量越大,肾损害增加,当剂量>30ml时,造影时平均血压小于13.3 kPa(100mmHg)则危险性增加。

3、肾造影的症状

3.1、接受造影剂者血清肌酐通常在24h内升高,96h达峰值,一般7~10天后回复达基础值。

3.2、尿液检查可见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及各种碎片,非特异性,与肾功能改变不相关。尿酸盐结晶常见,偶可见枸橼酸钙结晶,大量蛋白尿不常见。

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3.3、应用造影剂后X线摄片双肾显影持续达24~48h为CAN的特征性表现。Older在观察中发现,X线摄片敏感性达83%,特异性高达93%,但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因此CAN尚需结合24~48h内血清肌酐测值加以明确。

肾造影的西医治疗

1、掌握用药适应症: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作造影检查,如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脱水、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及高尿酸血症等患者。

2、避免在短期内重复造影 :在第一次造影后3 个月内不宜再次造影,避免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3、造影后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在应用大剂量造影剂时,为避免或减轻其肾毒性,可用20%甘露醇250~500ml 及呋塞米(速尿)40~100mg 静脉滴注,于造影前1h 开始应用,可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黏度,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利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4、改换造影剂种类:对于有高危因素或碘过敏的患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如碘普胺),或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可降低其肾毒性。

肾造影对身体的影响

5、积极治疗急性肾衰:一旦发生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扩容、利尿等仍无效者,应紧急透析治疗并按急性肾衰处理。

肾造影如何预防

1、造影剂的选择和用量

尽量选择对肾脏损伤比较小的造影剂,如非离子型造影剂优于离子型造影剂。另外,尽量减少造影剂使用次数,延长两次造影的间隔时间,减少单次的造影剂使用剂量。

2、水化

水化是目前为止公认的防止造影剂肾病的有效方法,它可使造影剂更快地排泄,减少造影剂在肾脏沉积,同时还可以纠正部分患者容量不足的状态。另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也有一定疗效。

3、避免使用损害肾脏药物一些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应尽量避免使用。

4、造影剂肾病重在预防,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如权衡利弊后必须行造影检查者,应在造影前积极纠正诱因,使用低肾毒性的造影剂,并给予水化治疗。造影后及时监测血肌酐水平,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yangsheng800.com/read-10243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